新华网沈阳7月3日电(记者王莹)2018中国海创周日前在大连举行,本届海创周由中国海创周组委会、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联盟、辽宁省科技厅共同承办。紧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人才,围绕人才、技术、资本对接,放眼全球,聚焦高端,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汇聚,发挥海创周在海外尖端人才归国创新创业发展上的“风向标”作用。 本届海创周围绕智能科技、清洁能源、生命科学、海洋科技、数字文创等产业方向,邀请200个高科技项目参加项目路演,300位海外知名院校学子参与交流,100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50家大中型企业代表、50家高校科研院所代表、2000名国内外代表。省内各市的组织部门、科技部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也参与了相关活动。 据介绍,本届海创周国际化特色突出,海外合作推广初见成效。今年有来自北美诸多知名专家和机构,以及硅谷、西雅图、波士顿、温哥华、伦敦40余个海外创业团队、20项硅谷黑科技产品及知名创客来连路演展示。下半年还将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启动“双创周”海外分会场,建立海外工作站,举办项目路演,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回国。同时,全年将举办线上路演,实现引才常态化。 产业论坛专业实用,论坛嘉宾层次高,影响力大。国产工业软件应用、跨境电商、人工智能、机器人、汽车创新、大健康等专业论坛围绕国际市场拓展、技术应用对接、产业趋势发布、行业融合交流进行互动对接。世界500强高科技公司CEO、著名风险投资人、独角兽企业负责人、知名孵化器高管等产学研巨头来连分享创新创业新思维和跨界融合经验。 中国海创周自2000年首次举办,2010年上升为国家级引才平台,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18年来,中国海创周共吸引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万余名留学人员、3000余位国外客商;与2万多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合作洽谈,共签订8700余项合同;有3200余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就职;有5000余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创业,共创办企业3800余家;获专利8500多项;累计创造产值7300多亿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聚拢海内外学子创业兴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
|